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江苏新闻

向新 向智 向绿 东台绘就高质量发展“春耕图”



2025-04-20来源:新华日报

  联合飞机无人机生产运维基地正式落成,润田精密电子跨界研发飞行器控制系统核心部件,全国首笔湿地碳汇贷落地沿海经济区……今年一季度,东台市实现工业开票422.6亿元,增速达14.1%,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达产亿元以上项目46个、26个、14个、19个,5个列省重大项目投资均超序时。这个春天,东台围绕“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”,以“向新、向智、向绿”的铿锵步伐奋力“项”前,一幅以新质生产力为底色的发展图景正加速铺展。

  向新而生,逐浪产业新蓝海

  在九洲低空经济公共服务中心,三维航线网络正重构城市天际线——农业区多机协同精准播种,实现作业区域内“有序飞”;沿海区无人机高空巡检百米风机,实现任务区域内“更高飞”;主城区构建起智能空域管理系统,实现敏感区域内“无法飞”。

  依托全省第三家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,东台围绕“造飞机、建基地、抓应用”,加快与中航科工、九洲集团等战略合作步伐,率先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,规划建设集生产制造、产业孵化、服务体验、试飞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,目前已集聚低空经济链主及配套企业近50家,城市管理、物流配送、应急救援等15个应用新场景。

  在东台经济开发区,润田精密电子以3C产品为依托,跨界融合光伏、储能、半导体及低空经济领域,为飞行器控制系统提供“毫米级”精密解决方案。在已投用的检测中心和4幢厂房,800多台套研发生产设备投入超8亿元,覆盖全部产品链条。走进新中洲特种合金,5个“全球首台套”产品打破国际垄断,其生产的哈氏合金泵体、镍铜阀体等高端部件,单价堪比一辆奥迪A6。

  工业是东台的“看家本领”和“产业脊梁”。2024年,东台的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工业用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,全国工业百强县排名大幅前移22位。如何保持高基数下高增长?今年“新春第一会”东台擂响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冲锋战鼓。突出锚定高精尖、抢占“智”高点,久久为功深耕“三新两特”主导产业,以领胜、晶澳、青山等为龙头,培育“优势产业链+特色产业集群”;依托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,招引整机制造、关键原材料、核心零部件企业,加速未来产业变量突破;年内未来产业规模超100亿元,工业实时开票销售达1820亿元,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。

  向智而跃,激活创新主引擎

  全球每四块AMB活性金属钎焊载板中就有一块来自富乐华。这家落户东台7年的“独角兽”企业,依托全省首家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院,致力半导体行业基础材料研究攻关,开票销售实现从1500万元到15亿元的“百倍跨越”,其覆铜陶瓷基板、石英及加工制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。

  3000多家工业企业中,科技型企业占比50%以上;去年新增788件发明专利,96.8%来自工业企业;国家和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量“一年翻番”,万人发明专利“两年翻番”,国家高企“三年翻番”,工业技改投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……一组组硬核数据彰显了东台矢志创新,加速产创科创融合并进的决心和力度。

  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东台连续4年开展科技创新攻坚活动,大力实施百企技改升级,全面构建“点—链—面”创新生态:“点”上引导骨干企业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,形成国家、省、市三级培育梯队;“链”上逐链布局建设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,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;“面”上着重发挥典型标杆示范作用,引导企业争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企100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10家。

  向绿而行,书写双碳新答卷

  在条子泥湿地,全国首笔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贷、全省首笔湿地碳汇保单质押贷款近日相继落地,实现资源、生态、颜值的高效转换。

  近年来,东台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“一条路径”,全面构建“独具特色、价值彰显、区域领先”的绿色生产生活体系,建成全省县级首家绿电碳汇交易平台。2024年,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20万千瓦,年发绿电53亿千瓦时,可满足全市工业用电需求;实施“开发+储能+绿电+应用”全周期管理,黄海森林公园、条子泥、东台国家现代农业园、富安茧丝绸产业园获零碳景区和园区认证。

  围绕“源网荷储”一体融合,动态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和风光同场项目,建成投运梁南集中式光伏和悦达共享储能电站,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450万至500万千瓦、实现“三年翻番”。

  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,从“传统”到“新兴”,从“高碳”到“低碳”,东台正以项目攻坚为笔,在高质量发展答卷上书写“产业强市”的时代篇章。(卞小燕 史晓红 戴海波)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